深圳新聞網2025年2月11日訊(記者 田志強)“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滿又滿……”耳熟能詳的兒歌勾勒出了一幅“鬧元宵”的熱鬧場景,也標志著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到來。元宵節吃湯圓,是長久以來的傳統,寓意著新的一年“團團圓圓”。市場上售賣的湯圓種類繁多,面對這些造型豐富、口味眾多的湯圓,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選擇?
元宵節臨近,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深圳市英柏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發布元宵節湯圓消費提示。
正規渠道購買,包裝信息齊全
購買湯圓時應選擇有良好凍藏設備的超市或甜品經營店。購買時仔細查看包裝上是否有破損,食品標簽內容是否齊全,盡量選擇生產日期較近,包裝袋內冰碴少,色澤均勻鮮亮,冷凍堅硬,形態完整,無明顯粘連、裂口或脫粉現象的湯圓。
此外,近年來,彩色湯圓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有些彩色湯圓是加入了水果或蔬菜汁,使得湯圓變得五顏六色,而有的則是添加了色素和香精。消費者在購買前可根據包裝上的配料表進行分辨。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市場上出現了無糖湯圓。雖然無糖湯圓沒有添加白砂糖,但有些無糖湯圓為了維持口感,可能會添加更多的油脂及甜味劑(如木糖醇、赤蘚糖醇等)。建議消費者在選購無糖湯圓時,仔細查看營養成分表及配料表,按需選擇。
湯圓雖美味,食用要適量
湯圓皮原料主要為糯米,淀粉含量高,在餡料制作過程中還會加入許多糖和油,因此湯圓通常含有很高的熱量。同時,湯圓黏性較高,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不易消化。
建議消費者控制湯圓的食用量,一次不宜食用過多。食用湯圓時,可相應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量,先吃適量蔬菜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搭配食用,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對于特殊人群,食用時更需謹慎。2歲以下不建議食用湯圓;2歲以上的兒童需要在家長的監護下食用,每次1—2個,避免噎食。中老年人的腸胃系統較弱,不宜多食湯圓,每次的食用量可控制在3—5個,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等特殊疾病患者:湯圓屬于高升糖指數食品,其外皮主要成分是支鏈淀粉,經胃腸道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容易引起血糖升高。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建議盡量少吃。